欢迎迈入我们“城市漫步” 系列的第二站 — 伦敦,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传奇都市。
泰晤士河畔,古老的建筑与摩登的天际线共同勾勒出伦敦独特的城市轮廓,多元的文化在此碰撞交融,谱写着这座国际都会的魅力篇章。在这幅生动的城市画卷中,AECOM不仅是见证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守护者。
从重塑城市动脉的伊丽莎白线、焕新交通枢纽滑铁卢车站、提升希思罗机场乘客体验,到修复大本钟、打造蛇形展馆等文化地标,AECOM通过一系列重大基建项目,在提升城市交通效率、优化市民生活品质的同时,悉心守护着伦敦珍贵的历史印记,传承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
矗立于泰晤士河畔的伊丽莎白塔建于1859年,因13.5吨重的大钟,常被称作“大本钟”,是伦敦最负盛名的地标之一。然而,战时遭受的损伤,加之后续天气、污染等因素的长期影响,使得它在2017年启动大规模修复工程。AECOM为项目提供了结构工程服务,在保障钟塔结构安全完整的同时融入创新方案,助力大本钟借助现代技术与可持续实践,于2022年再度敲响钟声。
展开剩余91%◎伊丽莎白塔俯瞰泰晤士河。 © Andy Bailey
作为一级保护建筑,大本钟的修复工作需在尊重历史原貌与满足现代安全标准间取得完美平衡。AECOM的结构工程师和文物保护工程师与议会内部服务与地产管理团队、建筑师以及承包商紧密协作,在这项复杂的翻新工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修复工作涵盖了多个方面:对铸铁屋顶、钟面以及高层金属部件进行修复和重新装饰;对钟楼进行防水处理;修缮建筑外部的石工;安装一部新电梯;配备一套新的火灾报警系统;建立节能供暖设施;并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检修维护。
在修复这样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时,团队面临了诸多挑战。例如,搭建98米高、用于屋顶和石工修复的脚手架,团队耗时整整6个月。同时,因历史维修记录和战时受损资料有限,工程师不得不从上世纪50和80年代的老照片与报纸文章中搜寻信息。为全面了解建筑状况,团队用无人机进行高精度3D点云扫描,构建完整建筑信息模型(BIM),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AECOM与SPS技术公司合作设计了“碰撞保护系统”,有效防止重达1.5吨的铸铁砝码意外坠落损坏塔楼地下室电气设备。修复过程中收集的所有信息,均被整合到数字资产登记册,录入BIM模型,为未来维护和修复积累宝贵资料、奠定基础。
◎工程师们正在制作大本钟标志性的钟面。 ©Andrew Dobson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事,更是一次重塑城市面貌、推动长远发展的历史性契机,它为伦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AECOM的跨学科团队以极具前瞻性的规划视野,让这场奥运盛会成为驱动城市蜕变的强劲引擎。
在规划之初,团队便大胆地将奥运选址定在了全伦敦污染最严重、交通最不发达的下利亚谷区(Lower Lea Valley)。突破传统赛事规划的局限,AECOM将此次奥运视为解决伦敦长期以来因经费与技术不足而悬而未决的城市问题的绝佳机遇。通过大规模的区域性重建,破损的城市肌理得以修复,土地价值也随之显著提升,曾经衰败的区域重获新生。
同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legacy planning”理念,不再将目光局限于赛事期间的辉煌,而是着眼于为城市留下持久繁荣的遗产,为伦敦2030年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规划充分聚焦城市和当地社区的实际需求,致力于重建社区与水域的和谐关系,在居民和活动人群间搭建起符合人性尺度的沟通桥梁,成功打造出伦敦全新的繁华中心。
事实证明,这一规划取得了卓越成效,在就业、住宅、交通和环境等领域都收获了巨大效益。它创造了超过10,000个就业岗位,建成9,100间新住宅;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乘坐公共交通从主场馆区域到市中心的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大幅缩减至7分钟,30分钟内便可抵达伦敦任何一个主要火车站;更建成了欧洲近150年来规模最大的城市公园——伦敦奥林匹克公园,这也是英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意义最重大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
这场奥运盛会,真正实现了从短期赛事到城市长期发展的华丽转身,为伦敦的未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作为英国门户和欧洲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希思罗机场的2号航站楼自2014年投入运营以来,其行李处理系统一直沿用已关闭的1号航站楼的老旧设施。面对未来几十年持续增长的客流压力,现有系统已难以满足未来国际航空旅行的需求。鉴于此,希思罗机场携手AECOM团队,计划在现有的T2场地内构建一套全新的行李处理系统,为未来业务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如何在不干扰机场正常运营和旅客出行的前提下,将庞大的新行李系统无缝集成到现有的空间中,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为制定出最佳解决方案,AECOM资深专家构成的跨学科团队与希思罗机场紧密配合,充分发挥我们在项目管理、结构工程、建筑设计、精益施工、隧道工程、数字化交付、设计制造与装配(DfMA)、可视化技术、流程自动化等众多领域的专业优势。
在对50种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后,团队提出了一项创新解决方案:移除部分现有的基础设施,开辟出一块长280米、宽130米、深30米的场地,用于安置新的行李处理系统。该方案得到了希思罗机场所有管理团队以及19家航空公司利益相关方的一致认可。
该项目预计将于2027年完工,届时将显著提升机场运营效率和旅客体验,进一步巩固伦敦希思罗机场作为全球航空枢纽的核心地位。
2022年,横贯伦敦东西的交通动脉——“伊丽莎白线”正式开通运营,对伦敦及周边地区意义重大。该线路开通后,150万名乘客能够在45分钟内便捷抵达伦敦市中心,成功串联起关键的就业、商业及休闲区域,预计每年可为2亿人次提供出行服务。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还使伦敦市中心的铁路运力提高了10%。
在“伊丽莎白线”项目推进长达30年的时间里,AECOM深度参与其中,承担了多项关键工作。项目规划初期,AECOM为线路的合理布局提供专业咨询;步入设计阶段,AECOM全面负责初步及细节设计工作,主导伦敦市中心两大重要枢纽——法灵顿站(Farringdon Station)和帕丁顿站(Paddington Station)的多专业整合设计。同时,AECOM还为布丁磨坊巷入口(Pudding Mill Lane Portal)以及码头区轻轨(DLR)车站提供了多专业设计服务。
此外,AECOM还为项目提供了战略性的项目管理服务。从项目进度把控、资源调配到风险管理,AECOM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助力项目克服重重困难,稳步推进,最终促成这条城市新动脉的顺利开通,为伦敦的交通发展铸就了崭新里程碑。
在英国最繁忙的车站之一——伦敦滑铁卢火车站进行升级改造之际,AECOM通过创新的数字技术,助力公众直观理解项目蓝图,缓解人们对出行影响和未来变化的疑虑。
为了让市民能够“穿越时空”,一睹未来滑铁卢火车站的崭新面貌,AECOM首先制作了一系列高质量的CGI和3D动画视频,生动呈现车站升级后的场景。基于这些可视化成果,AECOM进一步在车站现场设置了VR(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区,邀请乘客佩戴设备,身临其境地“走进”未来的滑铁卢,沉浸式感受全新出行体验。
◎乘客佩戴VR设备,体验改造后的车站
通过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具象场景,AECOM有效消除了公众对改造项目的疑虑,让市民提前感受到了车站升级带来的便利,使大多数人对未来的变化满怀期待与信心。
◎AECOM通过VR技术将未来的滑铁卢火车站变成“现实”
如今,经由AECOM设计而焕然一新的滑铁卢车站已经重新开放。
坐落于海德公园内的蛇形展馆,其前身是一座建于1934年的古典风格茶馆。自2000年起,蛇形画廊每年都会邀请一位国际知名建筑师,依照其个人设计理念打造一座临时性展馆。这些展馆不仅彰显出独特的设计风格,还承担着各类公共活动的举办任务,如今已成为伦敦乃至全球建筑界的年度盛事。
© Marina Tabassum Architects (MTA). 摄影师: Iwan Baan. 蛇形画廊惠允
自2013年开始,AECOM团队已连续十二年担任蛇形画廊项目的技术顾问,并且第三次出任项目经理,全程协助设计方案落地实施。蛇形画廊展馆的搭建工期极为紧张,从破土动工到交付使用,通常仅有短短六周时间。
在此过程中,AECOM的技术咨询团队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与建筑师密切协作,在完整保留设计初衷的同时,充分考虑实际使用需求与施工可行性,成功将设计创意转化为兼具艺术美感与实用性、可顺利建造落地的实体空间。
© Marina Tabassum Architects (MTA). 摄影师: Iwan Baan. 蛇形画廊惠允
伦敦大学学院附属医院的全新外科手术、癌症和质子束治疗中心,是英国国家癌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质子束治疗是一种先进的放射疗法,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复杂且难以治疗的癌症。这座新中心的落成,让英国患者首次能够在国内接受质子束疗法治疗,从而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AECOM凭借在医疗建筑领域的丰富经验,为该项目提供全面的项目管理、风险管理、进度计划管理服务。这座总面积达37,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设施,包含地下四层和地上五层。地上设有欧洲最大的血液病治疗中心和短期住院手术服务中心,地下则设有手术室和质子束治疗室,配备回旋加速器以及四个内置治疗机架的治疗室。
从贯通城市的交通动脉、连接世界的航空枢纽,到守护生命的医疗中心、激活文化的艺术地标与焕发新生的历史遗产,AECOM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基础设施为每个人创造无限机遇”的使命。我们持续深耕伦敦,以专业与创新,助力这座伟大的城市书写可持续且生机无限的未来篇章。
AECOM的足迹遍布全球,我们将陆续分享在世界各地塑造未来的故事。下一站,您最期待看到哪座城市?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发布于:上海市嘉旺网-杠杆股市-正规炒股配资官网-股票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