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记者获悉,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5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夏季)精品线路名单中,由自治区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经公开征集、综合考评、遴选推荐的固原市“悦享清凉六盘 乡遇醉美田园”景点线路成功入选。
“悦享清凉六盘 乡遇醉美田园”线路串联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盘龙山庄及新月生态园等各具特色的精品资源点,带领游客在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长征精神;在盘龙山庄体验山间民宿的宁静与惬意,享受夏日清凉;在新月生态园亲近自然,体验田园劳作,品尝乡土美食,沉浸式体验田园野趣。该线路的成功入选,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固原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全国游客夏季休闲度假提供了优质选择。
自治区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将持续优化休闲农业产品供给,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加强对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的打造和宣传,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有效助力农民增收。
(华兴时报记者 张红霞
/
展开剩余86%文
)
还有以下资讯
宁夏富杨:
让“高质高端”成为宁夏奶业的鲜亮名片
8月21日,记者跟随“奋力打好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攻坚战”集中采访组,走进宁夏富杨食品有限公司,深入了解该公司如何以技术革新和产能升级为抓手,推动宁夏乳制品产业向“高质高端”迈进。
走进该公司,记者透过玻璃观察窗看到,工人们在操作台前精准调控着各项参数,自动化流水线将新鲜的生鲜乳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加工环节。在稀奶油生产区域,鲜奶经过净化、分离等多道工序后,变成了色泽乳白、质地细腻的稀奶油,顺着管道流入无菌储罐。检测室内,技术人员通过精密仪器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等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每一批次产品都符合高标准要求。
“我们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乳制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稀奶油、浓缩奶、全脂乳粉、脱脂乳粉等。去年5月,公司稀奶油生产线正式投产,同年6月浓缩乳项目调试成功并投入运营。”公司行政经理白建梅介绍,公司每日生鲜乳消耗量达1600吨,年处理生鲜乳达50万吨,实现年产全脂乳粉1.45万吨、稀奶油5000吨、浓缩奶1.2万吨。今年1月至6月,公司产值已达3.3亿元,预计全年产值达7亿元,产值增长率达311.76%。
该公司计划新建黄油生产线及浓缩乳包装线各一条,预计于2026年底建成投产。“整体项目建成后,公司的精深加工产品将占比更高,产品结构更为合理,日处理生鲜乳量可达2000吨,预计年产值达到10亿元。”白建梅说。这将有效改善宁夏地区乳制品精深加工产品占比较低、附加值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的现状,推动奶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同时带动包装、物流、销售等相关行业发展,新增就业岗位150个,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增收贡献力量。
(蔡睿晓
文/图
)
宁夏舜昌生产线技改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8月21日,记者跟随“奋力打好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攻坚战”集中采访组,走进宁夏舜昌亚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实地探访该公司纺织面料印染生产线技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多条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地抓取亚麻原料,经过梳理、纺纱等工序,将蓬松的纤维转化为细密的纱线。不远处,多台织布机整齐排列,经纬线在机械的牵引下交织成布,被自动卷绕成规整的布卷,等待进入下一道工序。
“我们对亚麻纺纱的主要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淘汰了原来的98台506A仿麦凯细纱机,选用90台国产金鹰505A细纱机和64台508A细纱机,已完成80%的设备安装投用工作。”宁夏舜昌亚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陆敏介绍,升级改造后的细纱机使用全变频电机,自动成型、智能调速,极大提高了纺纱效率,台班产量提高50%,纱线条干更均匀,减少了粒子、油污纱的产生,降低水电耗能,减少用工15%。
该项目可实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项目完成后可实现年产各种规格的亚麻纱8000吨、亚麻坯布1200万米、亚麻染色布4500万米,年产值22亿元,对地方政府设备更新改造、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蔡睿晓
文/图
)
宁夏公路管理中心
全力推进贺兰山东麓旅游环线项目
8月20日,记者获悉,宁夏公路管理中心贺兰山东麓旅游环线项目迎来关键进展——施工图设计等开工前核心要件已正式获批,项目全面启动进入倒计时。项目建成后,将为宁夏“交通+旅游+葡萄酒”融合发展再添新引擎。
贺兰山东麓旅游环线项目承载着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旅游品质提升的双重使命。项目北起陈插路,南至新小线,西靠国道110线,总用地894.05亩,总投资3.68亿元。从前期要件梳理、审批流程对接,到建设规划细化,宁夏公路管理中心始终主动靠前、全程跟进,以“交通先行”的责任担当,确保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稳步落地。聚焦道路改造、慢行系统建设、服务设施配套三大板块,升级22.766公里红砖路,新建2.135公里连接线、7.436公里慢行道,改造48.754公里既有慢行道,配套14处驿站及智慧公路系统,串联沿线酒庄景点,完善“慢游”体验。
据悉,该项目将有效缓解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交通不畅问题,构建“快进慢游”网络,既提升产区可达性、助力葡萄酒品牌推广,又能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贺兰山风光与葡萄酒文化,推动产业融合升级,为宁夏打造世界级葡萄酒旅游目的地、擦亮“紫色名片”打牢基础。
(华兴时报记者 王 茜
/
文
)
海原县窑儿村集体经济结出“致富果”
8月18日,海原县关庄乡窑儿村举行第二次集体经济分红大会,凝聚着全村1年辛勤汗水的39.18万元“发展红包”,精准发放到574户、1959名村民手中。此刻,每人手中200元的分红,是集体经济发展最温暖的注脚,更是乡村振兴路上一个坚实的脚印。
分红现场,村民们有序排队,签字、按手印、领取现金,个个喜笑颜开。此次分红,窑儿村坚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将共享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村民。无论耄耋老人还是襁褓婴儿,只要在8月15日统计节点前具备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包括世居村民、新迁入者、新生儿及回归故里的退伍军人、毕业生,都能平等享有这份集体“家底”带来的温暖。
从深度贫困村到全国文明村,窑儿村分红背后,是产业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艰辛探索与智慧转型。该村推广旱作马铃薯“四位一体”技术,让贫瘠土地结出“致富薯”;军民油坊、“垄地香”小秋杂粮加工作坊,将胡麻油、荞麦面等本地农产深加工,赋予乡土食材更高价值,行销全国。跨界突破,“乡村制造”闯新路打破“乡村只产农产品”的桎梏,村集体大胆试水工业领域。在宁国运集团、海原县人武部等帮扶单位接力支持下,“保康净”洗涤用品生产线建立;建成防冻液加工车间,更在投产首年即成为利润新引擎。2024年度,窑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73万元,在提取33.82万元作为村级发展积累金后,剩余39.18万元全部用于此次分红。
“这份红利,是党的政策春风化雨,是帮扶单位倾囊相助,更是每一位窑儿人汗水的结晶。”窑儿村党支部书记段国军在分红大会上动情回顾,从宁国运集团援建首座加工坊点燃星星之火,到海原县人武部接力共建养殖基地、扩建设施、复兴古法榨油;从各方帮扶资金精准滴灌到“保康净”商标成功注册打开市场,七年真帮实扶,七年勠力同心,终汇成今日集体经济的活水奔流。
窑儿村的这场秋日分红,不仅分出了真金白银的获得感,更分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越走越宽的信心。
(华兴时报记者 孙振星
文
/图
)
发布于:北京市嘉旺网-杠杆股市-正规炒股配资官网-股票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